查看原文
其他

「神树探源」身体艺术计划|当她归来,踏上寻访故国灵根之路

Wingdancetheatre 永舞团 Wingdancetheatre
2024-08-30



引言‍

二零二三年春天,旅美艺术家Myra Chu回到阔别三年的神州故土,开启了这项名为「神树探源」的身体艺术计划——遍访华夏大地的千年古树,以舞动的身体连结、呈示与表达。

在此之前,她曾在美国加州太平洋沿岸的原始森林里,完成了寻找古树并以身体、文字呈现的艺术探索,受到海内外友人的关注与赏识。

此番归国,她决意用三年时间,遍寻神州大地的有灵古树,以一己之身,寻千年之根,实现一场关乎身体、心灵、历史与文化的激荡与探寻。

美国加州原始森林观察巨杉,2021年

在世界各文明的神话中,常把世界视为一棵参天大树,比如北欧人的世界树从树冠到树根依次支撑起天堂、人间、地狱。

有学者通过词源学分析发现世界树“Yggdrasill”的词根是“Yggia”,即“紫杉”,“drasill”则是“支撑”。若将其直译为“建木”,又巧合地对应着中国上古神话中那株沟通天地人神的圣树。

《淮南子·墬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 而中国作为神树的故乡,有的不止一棵建木,还有若木、扶桑、月桂⋯⋯树是生命的象征,亦承载着华夏千年神传文化的精髓与信仰。

树木,也是地球生命最重要的“能量转化器”。如果没有植物,包括动物和昆虫在内的所有碳基生命都不能在地球上存在。

因而在远古时代,人类对植物敬畏、敬仰甚至崇拜。它们是静默不语的灵性生命,也是支撑人类生活的无私奉献者,悄然守护着地球生态的平静与平衡。

©神树作品影像  摄影:XLL


每年春天,当东方七宿中传来的"木"属性的能量,大地解冻,种子发芽,一切生命都被温润的木气唤醒,进入新一轮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生命周而复始,世间一切爱恨情仇跌宕上演,树木长久存活,仿佛岿然不动的老者,观看并守候着千年以来的人类故事。

“但愿神灵长血食,树木与人终古存”(明·张羽《古朴树歌》)。如果一棵树挺过了数千年的风霜雨雪、战火连天,得以存活至今,它们会蕴藏着怎样的故事?

而当一位身体艺术家走进它,两个静谧的生命之间会发生怎样的交流碰撞?又如何以舞动的身体透露与呈现?

「神树探源」计划启程后,艺术家独自一人徒步山野,寻找神树,多数思考与创作,并未以影像方式保存。

今年盛夏,在山东日照浮来山寻访有“天下银杏第一树”之称的千年古树时,幸得影像艺术家任钢、杨丹同行记录,留下珍贵影像,包含在定林寺中与百年龙爪槐树共舞的片段。

在此首次发布,以飨读者。

「神树探源」身体艺术影像作品:神木舞龙吟
艺术构作:MyraChu
泼墨字体:孔祥伟
监制|导演:杨丹
摄影|后期制作:大狗山娃
全程支持:任亦杨

建築艺术家、書法家孔祥伟老师特为「神树探源」计划挥墨题字,并赋诗赞许龙爪槐舞韵之神,衷心感谢。

《神树之舞:游定林寺记》诗文/书法:孔祥伟

癸卯将尽,「神树探源」今年已走过包括北京、大理、重庆、苏州、雅安在内的逾十座城市与区域森林。
幸运地遇到在地热心伙伴的支持,得以将艺术创作以文字、影像等多种方式记录和保存,期待将来能有机缘与诸君分享。

龙吟震九州,水韵舞苍穹。二零二四甲辰年,「神树探源」计划将继续踏上寻木之路,翻山越岭,为祂而来。
一人一木一寻根。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敬请期待。

「神树探源」途经雅安荥经千年古城


艺术家自述


心中的草木

自十二年前闊別故土至今,多少春秋落盡。順遂蹉跎逐流去,惟草木常青。

漂泊他鄉,又遇時疫,無有連結思戀處,只與樹木為伴。每夜讀書,青松枝頭孤鴉伴鳴,始能體會故土久遠的詩意: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唐·馬戴《灞上秋居》)。

倫常俗世多有遷就,然草木無愁,清玅其心,自與天然近。萬般無礙,內外何愁,數年下來,倒也煉就了澹然朱紫的心境。

木心先生說:「礦物是宇宙語言,植物是人間語言。」我時常讀不懂這人間詞話,只好憑借藝術之凡軀,觸問草木悠遠的秘密。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在《杜伊諾哀歌》里寫:「萬物對我們緘默,彷彿有一種默契。也許視我們半為恥辱,半為難以言喻的希望。」而以身親近之後,更覺它們的沉默靜謐中,蘊藏著關於宇宙與生命的深厚答案。

美國西海岸的森林深處,我親見百米高的紅杉怎樣在燃燼的灰黑中重煥生機,以默語傾吐自白堊紀以來的生命故事。

而我之來處,隔著茫茫大海的遙遠東方,那被稱為「神州」的地方,古樹若尚存,又飽含多少諸神時代至今的悠遠秘密?

苏州园林古树之舞 ©神树作品影像  摄影:静

如蒙召喚,回眸望川,不知何處的中土神樹似正以低迷詭譎的頻率,向我持續發出相約的邀請。回來吧,等你。

癸卯盛春,熙攘的故國街道,重入紅塵的生疏與陌落,此身更似林中樹,而非塵中人。於蘇州園林的角落,望見絕美的一株同類,與其共舞,猶如生命無言的傾吐與相惜。

半城開外,一處名為桃花塢的所在,是詩人唐伯虎的舊居。他寫下「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時,可曾預料會名垂千古,寥寥幾句看似狂傲,又彷彿口含悲涼。

五百二十年前,唐寅歷經跌宕返回故里,開闢一處院落,遍植桃樹狂寫詩文,瀟灑自在,那一年他與我同歲。「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如今萬株桃樹早已不見,他在書桌前望著的明月,卻依然映照著我。

亮叶水青冈之舞 ©神树作品影像  摄影:XLL‍

盛夏的齊魯浮來山,傳說姜子牙故里有株接近四千年的銀杏樹。算算年歷,豈不正是商周時期姜公攜封神榜下山攪動人間風雲之際。

古銀杏可還記得那時的故事?亦或在千年歲月的沖刷下,早已遺忘了酷烈的商周物語。

銀杏所在之定林寺,原是南齊文人劉勰撰寫《文心雕龍》的地方。閣樓前一棵形態極美的龍爪槐,樹與書同名一體。

樹引我讀書,翻開來第一篇即寫「傍及萬品,動植皆文….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 好一個「動植皆文」,千言包含其內,而以舞呈之,便可算是「動植皆舞」了。

山城陡坡上,為尋樹走到精疲力竭,瞥見轉角寫著三毛故居,好奇走了進去,才知她幼時曾生活在重慶。想起那首空靈的《橄欖樹》,詞出自於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只為了心中的,橄欖樹。

故居保存完好,樹木成蔭,牆壁上的一句,彷彿是她給我的見面禮:「現在的你,心是否還在流浪?但,既然歸來,便滿身是愛。」

想起少時曾在紙頁上一字一句抄錄她的詩:「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從不依靠,從不尋找。」如今了悟,何必等來世,此生,便作一棵樹吧。

©神树作品影像  摄影:东昇

秋水澹澹,溯流向上,尋樹更往蜀地去。三江匯流處,於靈山俯瞰,轟然領會了杜甫的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是唐代宗大歷二年的重陽節,他登高傷懷而作。一千兩百年後,兜兜轉轉,我才讀懂了他那顆悲思滿溢的心。

神木本無悲,感懷紅塵苦。生命的寂滅流轉,於人世何其殘酷,於樹卻只是天道恆常。凡根在,靈就在,終有無可斷絕之生機。

鐵軌上列車奔馳,行經宜賓,唐君毅先生的故里。一九六一年,漂泊香港的他發表文章,慨嘆故土文明凋落,「如大樹之崩倒而花果飄零,隨風吹散,更不知所以凝攝自固之道」。兩年後又寫:「無論其飄零何處,亦皆能自植靈根」。

整半個世紀之後,我亦漂泊至他所在之地,掬捧文字的余熱,裹挾著花果飄零的清冷,以為終生寂寂,往後餘年,不過靈根自植而已。

多年後,才讀到他五十年代訪美時,撰寫的宣言,闡述中國文化對於世界之重要性。「在人之活的心靈中的東西,縱使是已過去的死的,此心靈亦能使之復活」。而中國文化便是「活的生命之存在」,在批評之前,要先有瞭解。

慚愧,幾十年人生潦草渡過,不敢言瞭解,遑論閱盡。半生歸來,惟有以身為證,細碎微步,朝那萎弱虛茫的根部走去,看它能否化朽為奇,再現生機。

文明與人,大概都有堅深的植物性。植物之耐力與長久,乃因它們是頂天立地接通萬物的生靈,而人世與之相反,與自然失聯過久,萎靡不振,了無生氣。

良渚文化古城遗址 

所謂靈根自植,大概也早已不再侷囿於地域之擇,放眼望去,何有沃土?然縱使千年貧瘠,沙壤荒漠,自性之根不斷,源頭活水尚存,天地蒼茫,終有復歸本源之機。

「神樹探源」之行,一路所見之樹如鮮活的示現:

在重慶,黃葛樹以一己之力掀翻地面累疊的硬石土塊;

在大理,蒼山深處的古杉歷經三度滅頂之災再發新芽;

在日照,屹立近四千年的古老銀杏如今仍然四季繁茂;

在京城,寺前聽禪的臥龍松延綿數十米不曾失衡跌倒⋯⋯

東方古國,甲木參天,千萬年來始終以「木」氣之韌勁與希望,綿綿長存於宇宙天地,睥睨無甚意義的的空寂荒蕪。

东方佛都同根树©神树作品影像  摄影:振宇

‍‍‍‍‍‍‍

草木枯榮萬象歸,萬物從容皆自得。此行山川氣清,少年意重,多少千古事,紛紛在心頭。未完結的探尋,留待來日繼續。

冬季的加州,陰雨綿綿,夜裡翻書,偶然讀到陶淵明的一首《榮木》:

采采榮木,於茲托根。

繁華朝起,慨暮不存。

之後卻自問:非道曷依?非善奚敦?彼時他半生已過,無有功名,歸園田居,最後一句卻字字鏗鏘地寫:

千里雖遙,孰敢不至!

掩卷長嘆,心下悵然。既已白首流離,又緣何奮起逐命。一千六百年倏忽而過,可曾有人瞭解他恬淡虛無的生命底色里何以掩藏著如此赤裸的壯志豪情….

一院奇花春有主,連霄風雨不須愁。待春陽遍照,萬樹歸綠,此身也將踏上悠悠漫道,在雲天悠深處,盼與君重逢。

Myra

癸卯冬至前夕‍‍

於加州鹿駒山


于泉山云顶俯瞰人间神樹 摄影:任钢

全文完

「神树探源」艺术计划期待并找寻:

关心树木的人/ 热爱生命的人

独立影像工作者/ 在地社群伙伴

如果你希望加入并提供支持,请联络我们:


往期文章


「神樹探源」系列:


神树探源| 在大理之国,寻苍山神树

神树探源| 若水汤汤,千年后又见你的模样


美国寻树作品集:

树的铭印与身体探源(上篇)


树的铭印与身体探源(下篇)



©️公众号原创内容版权归WingDanceTheatre所有

联络与转载请联系邮箱:

wingdancetheatre24@gmail.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永舞团 Wingdancetheatr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